3月11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山阳县第四小学和信毅九年制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充满趣味与知识的“科学嘉年华”。作为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博士专家授课、互动实验展演、艺术科普融合等多元形式,切实提高山区孩子的科技创新能力,点燃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活动开场,化材学院屈佳副教授在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中,聚焦“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传奇人生。通过讲述樊锦诗放弃优渥生活、扎根大漠,一心守护莫高窟的故事,深入剖析她身上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同学们随着讲述,仿佛穿越时空,见证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紧接着,杨琳副教授带来“探索AI奥秘,传承科学之光”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重点讲述了“点亮AI星空的中国科学家们”,通过李开复、王兴兴、梁文峰等一代代科学家的事迹,深刻诠释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孩子们踊跃分享感悟,“我长大了也要像科学家叔叔们一样,找到自己的热爱”--这质朴的话语,或许正是科普进校园活动最动人的回响,在孩子们纯真的童心里种下星辰大海的种子,让山乡少年得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向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勇敢进发。艺术学院李晓龙博士带来的科普相声《飞天入地探未来》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从太空生物实验到航天导航趣事,从基因编辑的神奇应用到人机协作的重要性,巧妙地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三大主题融合。在幽默诙谐的对话中,展现科技探索的艰辛与乐趣,诠释人机协作征服星辰大海的伟大梦想。三场讲座,就像一条时光隧道,带我们从古老的敦煌出发,穿越现代科技的辉煌,最终通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操场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围坐一团,听得津津有味。山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杜忠来带来的防诈宣传,结合生动案例,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实用的安全课。随后,商洛学院志愿者现场展演趣味密度实验,用色素和酒精、食用油、自来水等不同密度的液体配“神秘药水”。当不同颜色的溶液在量杯中清晰分层,如同梦幻的彩虹被装进杯子里,孩子们的惊叹声“哇”此起彼伏,清脆得好似山间叮咚的清泉。洗洁精点火实验更是让大家瞪大了眼睛,浸湿的手捧起带丁烷气体的泡沫在手心点燃,火看似瞬间燃烧了起来,其实是由于手中的水挥发并带走了热量,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在室内场地,商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月带领30名同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心靠近,温暖你我》,通过互动游戏和心理分享,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增进交流。女童保护的老师也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45分钟的女童保护讲座,为孩子们筑牢防性侵安全防线。
本次活动市科协联合商洛学院,创新了活动形式,精心设计了分龄化科普套餐,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入口。“科技之春”期间,还将继续开展十几场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双百工程’,努力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秦岭深处的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