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动态

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点石铸魂”主题活动走进丹凤两所学校

发布时间:2025-03-19 16:57:48 | 来源:商洛市科协 | 作者:郭炜祺 | 浏览量:1842


3月18日,商洛市科协联合商洛学院走进丹凤县第四小学和丹凤县商镇老君完全小学开展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志愿系列活动--"点石铸魂"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剧目展演及女童保护专题教育等多元化形式,为两校近千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的热情如同春日暖阳,高涨而热烈。

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匠心本草”主题活动走进丹凤两所学校254.png

 

上午9点,丹凤县第四小学报告厅率先开启科学探索之旅。商洛学院化材学院化材学院副教授王毅梦老师在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中,聚焦师昌绪的生平以《蜡炬燃尽,光耀人间》为题,深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先生的非凡一生。这次演讲不仅回顾了师昌绪先生从留美归国,到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人物的传奇经历,更深入探讨了他在攻克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学们听得目不转睛,科学家的精神种子就此种下。徐珊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报告--《何炳林院士—从原子弹到“微球”的国之栋梁》,化材学院徐珊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 “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何炳林院士的传奇故事。何炳林突破封锁回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发出关键材料,助力我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其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还在民用领域广泛应用。他将军事技术转化为造福百姓的微球技术,使我国在相关领域保持世界领先。何炳林院士的传奇科研路让同学们惊叹连连,踊跃提问,现场满是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匠心本草”主题活动走进丹凤两所学校669.png 

最吸睛的当属科普剧《变废为宝——尾矿资源的重生》。舞台上,刘玉婷老师和4名大学生演员通过扮演建筑商李老板(砂石短缺停工)和矿企张老板(尾矿堆积濒临破产)在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发现制备出轻质高强陶粒,替代传统石子用于建筑,最终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故事展开。在演绎尾矿重生的过程中,还巧妙融入三句半表演。“让我们共同见证尾矿变废为宝,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真赞!”演员们节奏明快、押韵有趣的台词,配合夸张生动的动作,逗得台下同学笑声不断,在欢乐氛围里,大家对尾矿资源循环利用知识有了深刻理解。

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匠心本草”主题活动走进丹凤两所学校920.png

 

活动分会场同步展开"女童保护"进课堂活动,在老君小学以及丹凤县第四小学的教室里,女童保护讲座也在同步进行。6位女童保护讲师走进各班教室,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实用的自我保护课程。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丹凤县第四小学和丹凤县商镇老君完全小学的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精彩的活动走进校园。下一步,商洛市科协将联合商洛学院持续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计划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期间深入15所乡村学校开展活动,以科技力量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