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在丹凤县校园绽放。3月21日,商洛市科协联合商洛学院共同开展的商洛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暨商洛学院“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智创生命”主题活动,带着科学的魔法棒走进了商洛市丹凤县土门九年制学校和丹凤县第三小学,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奇幻大门。
朱鹮涅槃中的生命礼赞
在科学家精神宣讲讲座环节,三位博士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科研故事。张博博士以“从孤羽七只到万鹮竞翔——中国科学家的生态保护奇迹”为主题,带领学生们回顾了朱鹮保护的艰辛历程,生动展现了科研工作者们为拯救濒危物种付出的不懈努力,诠释了潜心研究、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激发了同学们对动物保护的热情。
一粒种子里的家国情怀
张军博士分享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助力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故事,结合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经历,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从发现到推广的全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杂交水稻对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巨大贡献。同时,张军博士还结合自己的援非经历,展示了中国科技在国际舞台上的担当,勉励同学们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基因密码里的报国志
石强博士以“大师风范,辉耀后人——中国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为题,从瓢虫背部斑点差异切入,回顾了我国遗传学发展历程,通过讲述谈家桢等科学家的事迹,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鼓励同学们树立科学梦想,传承科学精神。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对科学探索充满了向往。
“女童保护”护成长
与科学家精神宣讲同步展开的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护蕾行动”。在课堂中,八位“女童保护”讲师同步开展互动教学,用趣味游戏教会孩子们建立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性侵害,用情景模拟为孩子们构筑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不仅为丹凤县的学生们打开了科学知识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正如张军博士在讲座中说的“要做一粒好种子”,这场春日里的科技之约,正让热爱科学知识的种子在秦岭山区的校园里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