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至30日,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商洛学院“高校星火馆”项目团队,共同走进商州区特殊教育学校、第十五小学、思源学校及第三小学,成a功举办“全国科普月”暨“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的延续,本次四校联动围绕心理健康、安全教育、非遗文化、人工智能、自然探秘、航空航天等多元主题,以丰富的内容与互动形式,为2000余名师生带来沉浸式科学体验。
前沿科技体验:动手实践中感受创新魅力
在前沿科技课堂中,师生共同体验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控等特色课程,通过动手实践深入理解智能技术原理。科普大篷车展区持续发挥科普主力作用,智能机器狗的舞蹈表演与20件声、光、电、磁互动展具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商州区第十五小学二年级学生杜恒毅在操作“飞舞的小球”后兴奋地说:“原来物理知识可以这么好玩!”现场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认知,科学兴趣被充分激发。
自然探秘课程:生态美育中树立环保意识
自然探秘课程以“缤纷树叶”“橡子妙用”“五谷粮食”为主题,引导学生辨认自然材料、体验“树叶拼贴画”“橡子果壳作画”与“谷物拼贴画”。五彩树叶、小小橡子与米粒成为天然创作素材,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自然之美,树立生态保护理念。
非遗实践与特教关怀:扎染课程照亮每一颗童心
活动特别为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设计了“非遗·扎染”实践课程。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操作,当素白布料在染料中逐渐晕开、呈现独特纹样时,眼中闪烁出惊喜光芒。该校党红妮副校长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在非遗文化中体验科技,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成长。”
心理与安全教育: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活动还设置了“遇见更棒的自己”心理健康课堂与“烧伤防控与急救”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商州区第十五小学董亮老师认为:“这些科学实践活动既生动又实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截至目前,2025年商洛市“全国科普月”暨“双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已成功举办19场,覆盖六县一区师生万余人。通过多元化课程设计与互动体验,活动持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有效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商洛市科协表示,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进科普资源普惠共享,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新时代创新人才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