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动态

我市成功开展“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7 16:46:38 | 来源:商洛市科协 | 作者:贾明 | 浏览量:306


     2025年10月16日,市、区科协、商州区教体局联合商洛学院,分别走进商州区杨斜镇麻池河初级中学和牧护关初级中学,成功举办2025年全国科普月“科普大篷车+博士进校园”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涵盖野生动物保护、海绵城市、全球粮食安全等多类主题科学家精神宣讲,大篷车车载展品的展示,通过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为两校学生带来沉浸式的科学学习体验,受到所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image002.jpg

    “科普大篷车”互动展区成为全场焦点。智能机器狗的灵活舞动、20件声、光、电、磁展品的实践操作,将课本中的抽象原理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科学现象,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许多学生兴奋地表示:“科技太神奇了,真是大开眼界!”


微信图片_20251017162905_21_3.jpg

     在科学家精神宣讲环节,张军老师以“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为题,从日常的一碗米饭切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杂交水稻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袁隆平院士的科研历程。通过形象比喻和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雄性不育系”的作用以及中国水稻技术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讲座以“禾下乘凉梦”收尾,在学生心中播下求知与创新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1017162657_18_3.jpg

     郭晋邑老师围绕“水润城蕴,海绵智理”的主题,结合城市内涝等现实问题,系统讲解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四大功能,并通过实物演示和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雨水管理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课堂设置“DIY海绵城市”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动手创新,争做“海绵城市小卫士”,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微信图片_20251017162657_20_3.jpg

     张静老师则以“朱鹮的栖息地保护与品牌价值”为切入点,讲述我国朱鹮保护工作数十年的艰辛与成就,种群数量由7只恢复至万余只的奇迹,生动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她特别提到柞水县近年的朱鹮踪迹,让学生感受到生态保护的实际成效,增强了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微信图片_20251017162657_19_3.jpg

     每场讲座均设有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思考,表现优异者还获得了精美纪念品。九年级学生代表发出倡议,呼吁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科学素养,争做新时代科技好少年。
    此次活动通过“科普大篷车”展示、博士讲座及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进校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市区科协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及教育部门的合作,推动科普资源普惠共享,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新一代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