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我市列入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公示名单的单位和个人事迹简介

发布时间:2009-10-14 09:23:38 | |  | 浏览量:5110

商山药业协会简介

  

       丹凤县商山药业协会地处商镇商山村,注册资金1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351亩。主要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销售服务等业务,现有技术人员25人,建设了由5个科研部门组成的中药材示范园区,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远程精准化管理、商洛学院五大商药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陕西天士力公司丹参多品种栽植、商洛市植保站根腐病防治、丹凤县科协地膜丹参试验等,对商洛中药材种植具有极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推广、普及、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作为根本目的,对会员实行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采挖,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原则,并通过抓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示范引导,达到致富农村、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560户,辐射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5个乡镇,23个村,面积3200亩,会员人均收入由成立之初的2200元提高到3600元,高出全县人均收入30%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协会被丹凤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被丹凤县科协评为科普示范先进集体、被陕西天士力公司评为丹参DAP种植先进集体,协会会长还被县委评为“红星党员”。

                                    

洛南县城关镇无公害养鸡协会简介

 

      协会始建于2002年10月,现有会员153人,入股会员58户,具有专业技术职称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人。协会下设“三部一室”即饲料供应部、产品购销部、技术服务部和办公室。协会主要对会员和养殖户提供产前信息引导,产中生产服务,产后市场推广。协会以技术服务部为依托经常性的进行科学技术普及培训和上门服务,提高会员生产技能。近三年来,协会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对会员集中技术培训30场次,受益会员和群众7000多人次;技术服务1000余次,印发协会专刊《三木通讯》18期,2000余份,发放科普资料图书2000余册份;利用中国移动飞信建立了“三木禽业蛋鸡短信信息平台”,不定期向会员免费发送鸡蛋,鸡苗,淘汰鸡,原料等价格信息20000余条次,通报疾病保健信息以及科普养殖知识,指导生产实际。辐射带动农户450户,提供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1800余吨,组织销售鸡蛋2000余吨,累计为会员增加收益150余万元。协会先后被商洛市科协评为先进农技协和“十佳”农技协。

 

山阳县石头梁村种养业协会简介

      山阳县石头梁村种养业协会成立于2005年10月。现有会员210户,技术骨干45人;建有两个千头养猪示范小区,1个千亩核桃示范园;有科普培训室190平方米,科普图书39种2340册,科普宣传栏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41户,带动2100户从事种养业。会员年收入6200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3809元。

      协会成立后,坚持实行规范管理,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各种工作制度,为协会高标准起步、规范化运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协会始终把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会员科学素质放在首位,依托市农科所、市、县畜牧局等相关部门对会员和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示范引导。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60多期,培训养殖户9800多人次,累计发放种养业图书资料2万多份(册),咨询服务2100多人次,累计科普工作支出8万余元,有效地促进了种养业的迅速发展。协会的猪肉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协会所在的石头梁村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柞水县豆制品协会简介

 

       柞水县豆制品协会成立于2006年2月,拥有会员216人。协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服务会员、发展产业为宗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打造柞水豆腐品牌。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18个村850户发展豆制品加工和生态养猪,养猪规模达到3.6万头,建立了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了3大系列12个品种的绿色豆制品,注册了“岭南老作坊”商标。2008年底,协会会员人均纯收入达到3260元,高出全县人均纯收入2380元的36 %。2007年协会生产的豆制品系列产品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确定为“中国知名品牌(重点推广单位)”,2008年在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获得“后稷奖”,同年在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旅游商品(产品)最受欢迎奖”,并被商洛市科协评为“十佳农技协”;2009年3月协会所属的岭南老作坊豆制品公司被中共柞水县委、县政府评为“2008年度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 

洛南县永丰镇无公害养猪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简介

     洛南县永丰镇无公害养猪协会科普示范基地位于商洛市洛南县城西12公里处的永丰镇。现有科普工作者32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27人,会员356人。基地无公害生猪生产规模年达3.2万头,年总产值2800多万元,年实现生猪纯利润305万元,是全县最大的无公害生猪生产科普示范基地。基地在建设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和科普示范目标任务。2003年,基地进行无公害生猪生产试验并获成功,2004年被陕西省农业厅正式确定为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基地下设“五部一厂”,即:技术推广服务部、产品营销部、饲料供应部、信息服务部、业务洽谈部和购销实验场。引进推广新的饲料管理技术、饲料科学配方、综合防治疫病等新技术18项,引进推广新优预混料、兽药、机械等新产品57个,要求基地成员实行“四良配套”技术(良种、良料、良法、良医),科学、安全地进行无公害生猪生产。三年来,基地邀请省、市、县37位畜牧专家就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授课22场次,受训群众4300多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126人,组织150余人外出参观学习12次,帮助会员销售生猪6.5万余头,推广配方饲料4000余吨,为会员节约资金60余万元,基地养殖户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较好地发挥了基地服务农户、带动群众的增产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科普带头人刘靖事迹简介

      刘靖,男,汉族,1971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陕西省商洛市回龙镇和坪村人,现任和坪王家山土鸡养殖协会会长,木瓜种植协会理事等职。

     他坚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协会工作,教育会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带头学习和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协会会员技术能力,引进推广木瓜种植、与管理、散养鸡技术新法、矮化优质核桃等先进技术十余种。和坪王家山土鸡蛋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并被镇安县政府授予“名特产品”称号。他投入5.6万元,自费订阅十多种科普报刊与杂志,建立科普厨窗两个,科普宣传栏两个,设立技术咨询点2个、购置电脑传递各种信息,建立科普图书室一个,建立科普示范基地4个,培育科普示范户1257户,开展科普讲座20(场)次,技术培训43(场)次,培训会员和种、养殖户6000余人,发放科普图书129种,1700余册,带动本村78户农民就业,解决贫困户17户脱贫,供养孤儿封玉清上学至今。

     刘靖多次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7、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星级文明户标兵”,2008年1月被商洛市科协授予“农村科普带头人”,被陕西省委评为红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