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惠农项目实施 推动农技协持续发展
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地跨黄河、长江流域,与豫、鄂两省接壤,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辖六县一区,16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9579平方公里,总人口242万,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国家级贫困区。商洛市的农技协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商县东岳庙乡天麻技术研究会是陕西省最早的农技协组织。2006年以来,我市抢抓国、省“科普惠农”项目实施机遇,加强领导,积极培育,扩大宣传,示范带动,进一步推动了农技协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技协637个,会员3万多人。7个农技协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奖励;4个农技协荣获陕西省科协、财政厅“科普惠农富民计划”奖励。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把农技协作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点,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注重项目培育,突出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农技协和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
1、抓项目培育,树立农技协发展典型。
一是围绕“一村一品”引导发展。我市属典型的农业地区,近年来,我们结合全市中药材、茶叶、板栗、核桃等农产品以及猪、鸡等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实际,把农技协发展同“一村一品”有效结合起来,努力走产业+基地+协会的发展路子,使农技协在发展之初就认清自身优势,明确自己产业定位,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奠定了农技协高点起步,规范运作的基础。二是开展评比表彰带动发展。在全市开展了“十佳”农技协、先进农技协评比表彰活动,制订了《商洛市“十佳”农技协、先进农技协评选表彰办法》,通过评比表彰活动,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农技协。2006至2008年,全市命名表彰“十佳农技协”、“示范农技协”45个。三是加强目标考核促进发展。从2006年开始,对各县区科协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把农技协的培育发展纳入对县区科协的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实行平时检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通过培育,这些先进农技协不但有效的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而且为“科普惠农”项目争取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项目实施,增强农技协发展后劲。 “科普惠农”项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 民增收的“助推器”,是科协发展农技协的有力抓手。多年来,我们一是抓住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不放松。教育引导科协系统干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思路,在系统形成了项目必争的意识,使抓项目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在调查摸底、分类排队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对拟申报项目,做到心中有数,好中选优。组织举办了全市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就项目工作进行了系统学习培训,使项目申报人员全面了解申报办法和有关要求,提高项目命中率。深入当年拟申报的项目单位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项目单位基本情况,确保项目的示范性、带动性。二是抓住项目实施管理工作不放松。把各县(区)对项目的实施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加大考核分值,做到了经常检查。召开项目实施工作座谈会,组织项目所在县科协、财政局及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交流项目实施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探讨项目实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县科协、财政局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追踪问效,并将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同级审计部门审计范围,实行依法审计。惠农项目的实施,不但壮大了农技协的实力,而且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其服务会员的方式更加灵活,手段更为多样,能力得到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3.抓项目宣传,扩大农技协发展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技协的发展,我市抓住“科普惠农”项目实施机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力宣传农技协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利用各种会议宣传。通过召开市、县两级科协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科协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对先进农技协进行表彰,宣传其先进事迹。二是利用大型科普活动宣传。在“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期间,组织先进农技协印发宣传资料、展示农特产品。三是利用媒体宣传。在报刊、电视台刊播科普惠农先进经验。2008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市科协组织获奖项目所在县科协和实施项目的农技协联合制作了7部电视专题片,在市、县电视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播放宣传,有效地提高了农技协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4.抓项目示范,发挥农技协发展作用。我市高度重视农技协在促进农村科普队伍形成、促进农业产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普惠农”项目实施与农技协工作、农村科普工作有机结合,注重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做好典型的培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造就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先进典型。一是开展了农技协工作调研,出版了《商洛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一书,用于指导基层农技协工作。二是开展了“一县十会”农技协试点、“十佳农技协”创建活动。要求县(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引导发展一批新的农技协、积极培育一批有潜力的农技协,着力规范一批有实力的农技协。2005年和2007年市委分别召开了农技协工作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三是开展了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2009年,我市根据科协工作实际并结合“科普惠农”项目实施,在全市开展了以创建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农技协、科普示范带头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下发了《商洛市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实施方案》,对创建内容、创建标准、考核验收等作了详细规定。目前,全市已创建科普示范乡镇10个、科普示范村30个、科普示范基地10个、科普示范农技协10个、科普示范带头人50名。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使科协在基层的科普组织体系更为完善,也使的农技协组织管理更为规范,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二、几点体会:
多年农技协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1、坚持因地制宜是农技协持续发展的前提。
农技协是农村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农民为促进产业发展,抵御市场风险,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所以在发展上既不能搞简单的行政命令一刀切,更不能搞跟风活动一阵热,而应该遵循产业引导、能人领办、服务会员、发展实体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推动发展。我市近年来茶叶、中药材、核桃、板栗、水杂果、畜牧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我们结合“一村一品” 因地制宜的发展了商南富水镇茶叶协会、商州孝义镇柿饼协会、洛南永丰镇中药材种植协会、山阳石头梁养猪协会、镇安云镇板栗协会、柞水豆制品协会等一大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这些协会在推动当地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丹凤县万湾村有种植水杂果的传统,县科协引导该村成立了果业协会,在会长张线锁带领下,全村发展李梅、苹果等经济果园1000多亩,张线锁被陕西省省科协、财政厅表彰为农村科普带头人。今年,他又建成130亩塑料大棚,采用自动化管理搞科技观光农业,将农业新品种和现代管理技术有机结合,带动本村和周边60余户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增收。
2、积极搞好服务是农技协持续发展的关键。
服务会员是农技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基础,积极为农技协服务是科协组织的指责所系。我市各级科协组织在做好对农技协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技协做好对会员的服务。市科协在抓好对农技协特别是“科普惠农”项目获奖农技协的宣传,着力搭建农技协的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全力开展对农技协领办人培训,不断提高领办人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使其成为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会技术、了解经济信息,把握市场行情的复合型人才。2007年,组织部分农技协负责人赴四川成都等地参观学习。2008年8月,组织举办了全市农技协负责人培训班,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征兵教授对50多个农技协的负责人就农技协的经营管理、发展方向、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社组织知识以及相关法律进行了培训。今年10月和11月,又组织科普惠农项目单位分别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海峡两岸特色农产品”展览和第十六届杨凌“农高会”,为农技协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平台。在市科协的引导下,全市各类农技协都把服务作为农技协的生命线,坚持服务立会。丹凤县武关镇畜牧产业协会除对282户会员进行定期培训外,还采取抓大户建小区、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畜产品销售、解决会员资金难题等方式为会员服务,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镇猪存栏11800头,牧业产值1831万元,会员人均增收1300元。
3、实施惠农项目是农技协持续发展的抓手。
“科普惠农”项目的实施,使科协抓农村科普工作特别是农技协工作的“手”硬了起来。“科普惠农”项目获奖农技协受到表彰后,不仅仅是在资金上得到了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长期的农村科普成绩得到了肯定,在精神上得到了鼓励,增强了事业发展信心。商南县永利养鸡协会受到表彰后,立足全县畜牧产业化,建设高标准畜牧产业示范园区,组织专人收集种蛋、种苗、饲养、疫苗、药品市场信息,狠抓圈舍设计统一规划、良种统一引进、消毒和粪污统一处理、疫病统一防治、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销售和产、供、销统一服务“六统一”。2008年10月份,全国个别地域发生“鸡蛋含三聚氰胺”事件后,永利养鸡协会将全县各地鸡蛋样品和饲料样品送到杨凌和西安的质监部门进行检测认定,确定本县鸡蛋不含三聚氰胺有毒物质后,协会组织人力,将蛋产品打入湖北、河南、西安等大中城市及超市后,使人们放心购买并解决养殖户燃眉之急。去年,又投资建成鸡粪有机肥厂;今年,又投资一千多万元,将产业链延伸到养猪业上,建设4万头养猪场,并立项申请了沼气及发电项目,初步具备了畜牧业农业产业化和循环经济的雏形,带动了全县养殖业的发展,在众多的农技协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组织领导是农技协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市各级组织和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农技协工作,市委、市政府把农技协发展列入民生八大工程内容之一,予以资金支持。市委在安排农村工作和《关于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决定》中,明确要求各类农技协组织帮助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把市科协对“科普惠农”项目实施管理以及农技协工作纳入市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市委分管领导经常听取农技协发展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亲自参加市科协组织举办的农技协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工作总结表彰会以及负责人培训班等活动并多次作重要讲话,对农技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进一步坚定了各级科协组织抓好农技协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农技协组织服务会员,促进经济发展的热情。市科协把各县(区)对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及农技协工作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农技协的发展定期调研,确定专人主抓。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表彰、宣传,推动了全市农技协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意见建议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技协的发展十分关注,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许多文件中,都对农技协给与了充分肯定。从2006年起,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又联合在全国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这些都为加快农技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地推动农技协健康发展。
1、加强领导,尽力为农技协发展提供服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技协的领导,把农技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加强对农技协工作的宏观指导,定期研究部署,考核督办落实,进一步理顺关系,形成发展合力。针对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现状,确定以一个业务主管部门为主,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家牵头,相关部门发挥职能配合服务的工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全方位的为农技协发展提供保障。各级各部门还要为农技协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登记审批、市场准入、生产资料经营、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要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传媒手段,宣传报道农技协先进典型,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2、培训骨干力量,提高农技协经营管理水平
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技协领导人和骨干的教育和培训,从理论研究,制度建议,运行机制、市场营销、法律政策等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交流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农技协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并动员涉农学会与农技协结对子,动员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进协会,为协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引导农技协开展科普活动,激发农技协发展活力
发展壮大农技协,发挥其在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科协农村科普的重要工作。科协要确立以农技协作为农村科普重要力量的工作思想,充分发挥农技协开展科普工作所具有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使农技协通过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辐射,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先进实用技术,普及传播给广大农民,引导农民群众用科技发展生产,用科学武装思想,依靠科技致富增收,为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地科技支撑。
4、抓好机制创新,促进农技协发展
要指导各级农技协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农技协,要做好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系,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扶持。对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的农技协,鼓励其开展跨区经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在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经营产业化、产品销售品牌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继续实施“科普惠农”项目
“科普惠农”项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行动,在培养农村新型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普惠农”项目的实施同时也提高了科协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因此,需要建立科普惠农的长效机制。中、省科协、财政部门应延长项目实施期限,将奖补资金面放大放宽。出台具体政策,使省、市、县从各级财政收入中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用于表彰奖励科普惠农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给予相应的项目配套经费,支持基层科协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使项目发挥更大的示范效应。